慰问长沙县4位抗战老兵
本帖最后由 犟牛 于 2012-6-19 06:34 编辑今天与燕归来、刘东一起登门慰问了居住在长沙县的四位黄埔抗战老兵。本来邀上潘大哥的,早上出发时潘大哥晨练没有带手机,等不及了,下次再邀他。
第一位是居住在安沙的老兵方毓绅方老,刘东给方老拍了不少精彩的照片。方老还是每天用印着“向抗日老兵致敬”的紫砂杯喝茶。
第二位是居住在黄花的王金柱老人,今年春天很多后裔和志愿者去看过他,王老至今仍很兴奋,从台湾回故乡定居20多年了,从未有人关心过他的抗战史,经过几个月的回忆,许多尘封的记忆逐渐苏醒,他说要把这些往事写下来留给后人。“酒逢知己饮,诗向故人吟”,他对我念了两句古诗。
刘东有急事先走,我们看望的第三位是居住在路口镇的郑淼奶奶,青蛙、晓丹、伊索、郑鹏、肖老师等很多志愿者都去看过这位接近失明、常年卧床的女兵。燕归来送给她200元慰问金,她一再推辞,她记得我的名字,拉着我久久不放手。用关爱论坛资和志愿者资助款购买的护理床、热水器、豆浆机都在发挥作用,女儿和女婿始终细心照顾着郑奶奶,但我们也很担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劳累,女儿女婿都已近七十高龄,还能坚持多久呢?
第四位是已经多年失去联系的唐立基老人。彭会长告诉我,唐老出生于1921年,参军抗战,后来送黄埔军校21期学习,今年91岁了,从长沙县盼盼小学退休。因为彭会长告诉的电话号码无效,找了很久才找到唐老的住所。唐老的女儿找出唐老的同学录、徽章、出席证和老照片给我看。遗憾的是唐老前不久大病一场,现在已经严重痴呆,基本失忆,对于自己原在部队的番号和作战地区、经过都想不起来了。但一听到“黄埔军校”,老人迷茫的眼神忽然明亮起来,张口说:“我是(陕西)王曲七分校的”。他笑着敬了个军礼,高兴地戴上了送给他的帽子。我真希望唐老能够恢复神智,给我们讲述那些战斗的岁月。我们来得太迟了,历史不该随着老兵的凋零和离去而被湮没和歪曲。
无论走在哪里,我们都有同一个心愿! 前天开车到离市区近百里外的路口铺去给郑奶奶拜端午节,她拉着我不放手。98岁的老人真顽强,虽然失明失聪,长期卧床,本来就不多的牙齿又掉了几颗,但心脏、肠胃等内脏器官尚好,每顿还能吃一碗饭,女儿女婿每天变着法子给她包饺子、烝包子,去年老兵之家志愿者给她送去关爱论坛的资助款和用资助款买的豆浆机、热水器、护理床都在正常使用,自己菜地种的黄瓜、西红柿结果了,女儿常常给她榨汁喝。最大的困难是女儿女婿也年老了,女儿68,女婿70,须发皆白,每天照顾郑奶奶实在不容易,但他俩没有叫过苦。请保姆是不可能的,现在请保姆月工资2000元还没人干,只能自己咬牙坚持。郑奶奶原来每月有100元低保金,今年民政干部把她改为“三无人员”,好意想给她增加点补贴(三无人员可以拿300多),结果县民政局下来检查说,她有女儿和孙女,不能算三无人员,取消补贴。低保金今年又没有指标了,两头落空。我向市县统战部反映多次了,至今没有回音。不算别的开支,老人每月的伙食费、药费、买尿不湿都要好几百元啊。我妻子塞给她200元,她既不看见也不听见,但心里明白,摸索着是送她的钱,一再推辞,说我看不起她,要我收回去。告别蜷缩在女婿做的椅子便桶上的郑奶奶,我难过得说不出话来。
http://www.ilaobing.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206/21/085737m1eoxzmn5zr59hh6.jpg
本帖最后由 犟牛 于 2012-6-21 09:20 编辑
http://www.ilaobing.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206/21/0857338c75j8sjz063p3vw.jpg
http://www.ilaobing.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206/21/085741hxn6czht0iahbsvi.jpg
http://www.ilaobing.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206/21/085735c8v7h98rltzsx3ox.jpg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