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13探访新发现抗日老兵汪桂秋(请审核)已入档
本帖最后由 蓝冰 于 2016-1-31 22:41 编辑早两天很意外的接到一个电话,说他本人抗日打过游击,找了相关部门,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的回复,后打听到我的电话,希望我们去一趟。
我们到的时候,王老还在医院打吊针,接回来,王老精神还不错,记性也不错,很多细节都还记得,但是对王伟能和罗国璋没有印象,记得河两边的游击队为争地盘发生过摩擦,发生摩擦时不在场,只是听说。
姓名:汪桂秋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27年8月18日
籍贯:衡山
现住址:衡阳市南岳镇
联系方式:139
身份证号:43042
汪桂秋兄弟二人,姊妹8人,家庭虽然困难,还是让汪桂秋去读书,1944年汪桂秋正在衡山读书,衡山沦陷后,学校停办,失学回家,在老家遇到同乡杨树旺(音),相邀一起去参加游击队抗日,参加了衡山县人民抗敌自卫团,分配在三支队一大队,年纪小,主要是做文书之类的事,支队长赵兵(音),一大队队长苏群(音),有个副官姓周;刚开始参加的时候,力量不足,驻扎在沙泉(音,地名)的倒挂金钩(音,地名),1944年下半年日本一辆军车路过,游击队打伏击,打赢了,不过这次战斗汪桂秋没参加;1944年下半年白果(音,地名)还没有日本人过去,日本人想打通衡山到白果的线路,要经过福田(音,地名),后山的游击队在队长唐壁衡(音)的带领下,和日军打了7、8天,致使这条路无法打通,汪桂秋也没有参战;沙泉是日军集结的地方,成立了维持会,名义上是为日本人做事,暗地里向游击队通风报信,一次只有一个日本兵到沙泉的山顶村(音,地名)找吃的,游击队下山后,拿出良民证,和日本兵套近乎,引到一户人家,炒了几个鸡蛋,烫了一壶酒,当地村名和游击队的人说话日本兵听不懂,商量怎么做才好,汪桂秋在门口放风,安排一个力气大的突然从背后抱住日本兵,另一个马上去抓住日本兵挎在肩上的枪,一个拔刺刀,日本兵力气也很大,挣脱后就往门外跑,被守在门外的汪桂秋用禾枪(两头尖尖的用来挑谷子的,类似扁担作用的一种农具)刺破肚子,然后游击队员一拥而上,用锄头和棍棒将日本兵打死,把打死的日本兵埋在屋后的山坎边;1945年,游击队往草市(音,地名)一带方向开拔,白天躲日军,主要是晚上走路,有一天还俘虏了一位日本兵;后三支队在草市改编为直属团部特务连。
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74军收编,收编的游击队太多了,后来编入“编余军官队”,负责到各乡镇调查被日本人杀害的中国人的情况,汪桂秋主要是在东湖和新桥两个乡,调查后送到县政府。
1946年学校恢复上课,汪桂秋就回学校继续读书。
政权更迭后,汪桂秋当老师教书,文革的时候因为参加过国民党和三青团,坐牢半年,学习班三个月,老伴被隔离审查,家里的子女也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育有二儿二女,一个儿子去世,1986年退休,每月有3000多的退休工资,现在和儿子一起住。
本帖最后由 仁缘 于 2016-1-17 13:45 编辑
审核通过。1944年6月25日衡山沦陷,在乡军官蒋达(黄埔六期)、陈占(黄埔十二期)为首在县内河东四方山组织衡山县政府并成立衡山抗日自卫游击司令部。蒋达为县长兼游击司令,陈占为付司令。老人和衡山县开云镇的杨台是战友。 审核通过。老人是退休教师,有档案,老人本人也在材料中说明档案中有记载。为提高公信力,请志愿者去初访前务必一定和家属联系好,要家属准备好复印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