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冰 发表于 2016-9-21 09:06:50

郴州207李友林

                                       
姓名:李友林
出生日期: 民国十一年(1920年)农历七月二十日
籍贯:湖南省永兴县柏林镇荷塘村牛尾二组
家庭情况:家庭兄弟俩,他排行老二。
从军经历:民国28年正月,衡耒师管区来永兴征兵,当时征兵政策是有钱出钱,无钱出力,三丁抽一五丁抽二,我因为家寒,附近有个伍友贵因为怕死,出100块光洋买我去替他当兵,连同大布江、龙形市一起一百多人在马田墟呆了一个多月,走路到攸县,然后浏阳被分配到第9集团军52军第二师第六团一营二连一排,一个连共144人,战斗班122人,炊事班10人,通讯班12人,集团军司令员关林征(音);52军军长张耀明(音),山西人;师长赵公武(广东人);团长陈林达(音)湖南湘潭人;营长姓李,名字忘记了(广东人),连长艾方增(音),湘乡人,排长是河南人,行伍出身,大老粗,文化水平不高。穿的军装是黄色,穿草鞋(黄麻编的),刚开始去的时候用的是捷克斯拉夫斯“比造”(音)轻机关枪,子弹只装20发,还要两个换班。当时主要的兵器就是汉阳枪,汉阳枪是湖北出的。三八大盖(日本鬼子用的),还有捷克式轻机枪,还有打250发重机关枪,打的时候“哒哒哒”也叫水机关枪,需要灌水,不灌水打250发就会“抛滚”(发热)受不起。驳克枪也有几种,还有种“快马机”装20发的,小盒子的就是打10发的。还有种叫“拉七拉八”的六轮机,打一发转一发。六轮机没什么用,打了好远,“快马机”和“小盒子”还行,部队分三等九级,一等兵、二等兵,上等兵,下士、中士、上士、少尉、中尉、上尉、少校、中校、上校。将军有三等,少将、中将、上将。现在部队的番号跟过去一样,没有好多差别,就是改了一个番号。在浏阳、平江、津井市(音)。在“津井”呆了一个多月,主要练习打枪和拼刺,打枪分立射、跪射、卧射、仰射,仰射是打飞机的。拼刺教育很苦,先是用木枪练,练了个把月后,再戴盔甲搞真枪真刀练,
在津井时有一个老百姓,大概六、七十岁,卖油糍粑的,有一个花钱(光洋)被一个当兵的用假的骗走,就在那里哭,被我们一个连叫邓春上士班长的人看到,就问什么事,老人家告诉他这个花钱是他养家的,被一个当兵换了一个假的,老人家家里还六、七口人等到花钱叫饭,邓春叫老人家拿给他看,他拿起从偷偷从口袋里拿了个真的给老人家,把假的放在左边上衣口袋里。在南家桥(音)打仗时,刚好子弹打在花钱上,打了一个洞,救了他一个条命。
民国28年农历8月,在浏阳、平江、南家桥(音)、津井(音)靠湖北一带,打仗的时候就怕子弹打在下面就有点怕,子弹如果是“呜呜呜呜”在脑壳上过就不怕,如果是打在下面就“句句句句”有这么转,那就有点“才火”(本来方言,害怕的意思),这是日本的老兵这样的打法,日本的新兵就不行了。拼刺教育(白刃战)他们就搞我们中国人不赢,我拿杆枪,他(日本人)拿那杆枪,他就搞我不赢,他们太笨了,那日本鬼子四个脚子脑和大脚脑有个叉。打仗了就不一定了,上前方打仗有督战队,打架上火线就正大光明,临阵退缩,退下来当场就打死你。在长沙下去的易家湾(音)小火车站、新桥河一带打仗。打得很惨,打起一个连队只有二、三十人,伤亡很大。部队只能补充兵源接新兵,从江西转到湖南南岳。在南岳石门桥(音)修整、训练,石门桥(音)就在南岳山脚下,主要训练各种射击、挖战壕。练习“尚兵红”(音)、“尚兵权” (音)、“尚兵半对” (音)等战术,训练半年后,从衡阳上火车到桂林,住了个把月后部队又开到柳州,在柳州训练了两年,然后又开到田东县、田阳县、百色县。从百色过云南,从百色要走一天时间上那个岭,到云南砚山县(音)一个兵营,然后把部队全部分散官到文山、秋白坊(音)、河内、海防这一带剿匪,剿完匪后在开原(音)又驻了蛮久,然后坐火车到昆明(坐那种火车钩拉钩,转弯摸角,好危险容易翻车),到昆明后驻在北郊场(音),那是个大营房,可以驻好多军,又住一年多,队伍又分散了,到离昆明有三公里还是五公里的军人招待所地方,农历7月初九就听到日本鬼子投降了,一个光洋买一份报纸。驻在昆明伍家坝(音)一个大营房,然后每个发一个军官退伍证就回家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郴州207李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