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老兵之家-援助抗战老兵的公益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595|回复: 1

湘人之魂 民族之魂 ——寻访齐学启将军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2 19:4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犟牛 于 2015-8-23 14:55 编辑

         

     清晨醒来,一念之间决定要去寻访齐学启将军的墓茔。自己也说不清楚为什么要选在这个愁云密布、冷雨敲窗的早春日子。也许是心灵感应吧,再过十来天就是将军殉难七十周年的忌日。

    为齐学启将军墓建立指路牌,是飞濂上次在湖南老兵之家执委会上提议的,得到一致赞同。与齐将军同乡的晓航联系了也是宁乡人的岳麓山风景区管理处的一位领导,约过完年去谈立牌的细节。但我并未到过齐将军墓茔,总得先熟悉路径,有所了解,方可提出具体意见吧。

      我其实和大多数人一样,对于齐学启将军了解很少。只是在与曾经参加过中国远征军新38师的几位老兵交谈时,听他们满怀敬意地谈起这支劲旅的这位副师长。刚过世的江润德老兵是远征军新38师113团通讯连的排长,参加过著名的仁安羌战斗,该战由孙立人与齐学启指挥,成功解救出7000多名英军士兵,令中国远征军名声大振。刘吉星老人已经95岁,1938年在都匀参加税警总团,改编为新38师两次远赴缅甸作战。他清楚地记得孙立人和齐学启的模样,一提起这两位上级就竖起大拇指,称赞“孙立人带兵有方,齐学启爱兵如子”,敬佩之情溢于言表。也曾是税警总团和新38师战士的吴淞老兵还特意写了一篇关于齐将军的回忆文章送给我。


       查阅了一些资料,齐将军的形象和经历在脑海中逐渐清晰。齐将军出于宁乡名门望族,192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赴美国留学,先学工科,后弃文行武,考入骑兵学校。归国参加淞沪抗战,后到浙江大学任教授。1938年与相同经历的孙立人联手组建缉私总队,改编为新38师。仁安羌大捷后,齐将军指挥113团迂回敌后,准备将日军33师团压制在缅甸伊洛瓦底江东岸,一举歼之。却因英国盟军未经告知擅自撤离,我军反陷入重围。齐将军本有机会突围西撤,但舍不得丢下负伤官兵,护送伤员行动缓慢,致重伤被俘。囚于战俘营三年,不惧威胁利诱,坚贞不屈,被誉为“当代文天祥”。抗战胜利前夕的1945年3月8日,齐将军被日军收买的叛徒败类刺伤不治。抗战胜利后,孙立人用专机将齐将军遗骸空运回国,归葬岳麓山下。其后孙立人在台湾遭多年软禁,齐将军墓茔则荡然无存。直到1990年,孙立人募得一笔款项,托人来长沙与将军胞妹后人重修齐将军墓,并为之撰《重修齐学启将军墓园记》:       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三月八日,陆军少将、前新三十八师副师长齐公学启被刺于缅甸仰光日军之战俘营,是月十三日以伤重逝世。公之死去缅境之解放曾不数旬,距盟军之全面胜利亦只五月。公虽知日寇之必亡,而己不及见矣。
  
  溯自寇之侵,生灵涂炭。民国三十一年,我新三十八师奉调入缅与盟军并肩作战。四月十八日,我以一团之众击溃十倍之敌于仁安羌,解英军七千余人之围。是役也,中外震动,而公临阵之绩实伟。方当乘胜追击,而盟军之战略遽变,公乃率部殿后掩护友军转进。及任务完成,复报命于第五军指挥部,归途遇伤病袍泽,不忍弃去。敌骑大至,众寡悬殊,创重援绝,遂被俘焉。  
  公之羁于仰光中央监狱也,凡三年。三年中敌伪劝降无所不用其极。公心坚金石,不屈不挠,狱中同志及英美受难战友数百人皆倾仪动容,尊之为精神领袖,视之为光明象征。故卒以此见害于敌世之人,或以公之在仰光狱与文天祥之在燕京狱相提并论,其浩然之气与夫所以塞苍冥、立人极者,固无异也。 
 
  公之灵柩归葬故里,余曾亲为执绋,并为挽辞以述哀。公之葬地在岳麓之阳,与黄公克强、蔡公松坡两先烈隔垅相望。湖湘人杰后先接武,可谓不忝者矣。今公墓道废圮,志表无存,当日袍泽决议重修,所以怀旧,德彰忠魂也。以余为知公者,嘱为数言,以纪其事。余闻之朋友之墓有宿草而不哭焉。余则过时而悲,呜呼,死者陵谷,公与诸公俱往矣。神骑箕尾,名在日月,固将与麓山湘水同乎不朽。而余以老耄,犹能执笔为文,有深幸焉,而亦不能不有深恸也。
  
                                                                                           公元一九八九年八月吉日  
                                                                                              舒城孙立人敬撰并书


       读毕碑文,深为感叹。学友战友之深情,历数十年而不渝,读之泫然,更使人对齐将军肃然起敬。青山有幸埋忠骨,齐将军为岳麓山增添光彩,他也是长沙人、湖南人的骄傲。


        齐将军归葬岳麓山已经25年,却少有人前往扫墓祭奠,重要原因是墓址偏僻,缺少标示明确的指路牌,这是老兵之家动议为齐将军墓茔建立指路牌的起因。既然想到了就努力去争取实现,让更多人了解那段血与火的历史,了解这位“提笔当教授,上马杀倭寇”的英雄,方可不愧疚,不懊悔。

       在百度地图上搜索,竟找不到“齐学启墓”,互联网上看了几篇文章,对墓址和路径也语焉不详,“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趁着在河西陪伴母亲住院的空隙,前往岳麓山南侧的中南大学一探究竟。将车停在中南大学的图书馆门前,徒步寻访,冷雨迷蒙,任它洒满了衣襟。问数人皆曰不知,再问云麓山庄,则无人不晓,“牧童遥指杏花村”。云麓山庄原是留学生招待所,装修一新,霓虹灯电子屏幕交相辉映,耀眼夺目。从其西侧与教师二舍之间的道路北行,上几级台阶,路分两股,又问数人,有楼中住户也有从山上提水络绎下山的,皆茫然不知齐将军墓,倒是知道往上有肖劲光墓,但那不是我今天要找的目标。择其右侧之路而行,山路蜿蜒,尽头处只有两股泉眼,原来这条小径是提水人踏出来的。有的要我往上,有的要我往下,无所适从。返转再寻另一小道,曲曲弯弯又不知通往何处。几经周折,已是气喘吁吁。心有不甘,学《桃花源记》武陵渔人处处志之,回到云麓山庄后面一道矮墙旁边,有石桌椅供人憩息,经人指引沿矮墙而行,复行数百步,穿树林,过枯涧,遥见前方七级台阶上有青石碑刻,朱色铭文,与网上所见无异,走近果然是齐将军墓。

       伫立墓前,遥想以齐将军之家学渊源、富裕家境,大可富贵人生、诗酒年华,以齐将军之才华学识,已是学术大家、名校教授,然当国难之时,皆置之不顾,投身军旅,报效祖国,战功彪炳,至仁至勇,宁死不屈,成功成仁。正当壮年,名殒异域,归葬故乡,默默无闻,连坟墓亦不能安生。国人何如此健忘?历史何如此不公?


       将军的墓顶上谁摆了一盆兰草,青葱新绿,经冬枫叶消褪了残红,满地堆砌,渐化为泥土。四周寂静,想起《潇湘晨报》记者陈漫清、王欢“踏访岳麓山齐学启将军墓”一文的结尾:“墓园周边极安静,鸟儿从树枝间飞落,将军墓的拜台上,零星几片浸在水中的树叶泛着青光”。这似与主题无关的一笔令我眼中盈满泪花。

       没有香烛,没有祭品,没有鲜花,唯有深深一鞠。

       清明,我会再来。
                                                                                                                    犟牛          2015-2-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3 08:57:4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牛叔和晓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湖南老兵之家

GMT+8, 2024-11-21 19:44 , Processed in 0.03998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