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建
姓名: 何文建
出生:1928年农历5月13日
籍贯:湖南临武
住址:临武县南强镇廷上村委十组 口述抗战经历: 我叫何文建,湖南省临武县南强镇廷上村委十组人,出生于1928年古历5月13号。我家有四兄弟,我是老满。二哥和三哥成年后都被抽壮丁去当了兵。1943年,三哥的部队驻扎在塘村圩(今嘉禾县塘村镇),准备上前线去打仗,三哥听说要上战场,心里既害怕又舍不得家里的老婆孩子,于是当兵才一年多的他就逃跑了! 三哥这一逃可就害了我!这年农历4月,天气开始转热,我们在家都穿草鞋了。一天,家里突然来了十几二十个兵士,他们是来抓我三哥的,见他没有回家,他们就抓我去抵数。我那时才15岁,害怕得不得了,之前,我们村的甲长何堂顺因完不成招兵任务,国民党就把他抓去当了兵,所以我不敢逃跑,被他们一前一后用枪押着离开了家。 我被抓到塘村圩部队驻地待了半个月,部队就往前线开拔。我们一路往北走,走到衡阳地段时,我们看见了路上满是死去的人和马的白骨,还有几米宽(长)的炮弹残骸。我们徒步走了大约半个多月,终于抵达长沙郊区,并驻扎在九峰寺。当时,寺里一个和尚都没有,只有我们三个排的人住在那里,我所在的部队是190师特务连机枪队3连2排2班。我们一个班12个人,只有一挺重机枪和两枝步枪。我们的机枪很重,炮筒很大,是三节式的,一般一个人扛不动,我要战友们帮忙抬着放在肩膀上才可以扛着勉强走几步,但我们行军的时候,会将这挺机枪拆卸下来分开搬运。那机枪子弹是一幅幅(串串)的,很像编好的鞭炮,机枪装上子弹,开关一开,子弹就自动发射出去,如果人不去控制,一箱子弹都会打光。我们有两个老乡在同一个部队,一个是我们村的何代杰,另一个是街头(临武街上)陶家村的陶天仁,天仁有一只眼是青光眼,他们俩比我大,有20多岁了。我们连的任务就是守关口,哪里需要哪里去,这里住一段时间,那里住一段时间,但在九峰寺住得最久,是常驻地。我在排里年纪最小,班长对我非常关照,每次行动只是让我搬一小箱机枪子弹,或者给发烫的机枪浇水,不让我干重活。所以我其他军官的名字都不记得,只记得班长叫杨凤祥,他是道县人。 有一天晚上,部队接到命令让机枪连火速去支援前线,我们一路小跑三四个小时,直奔长沙城附近的一座山头,但是等我们冲到山顶的时候,战争已经结束了。我看到战场上这里那里三三两两躺着阵亡军人的尸体,心里充满了对日本鬼子的仇恨! 1945年8月,日本鬼子终于投降了!我看见一批日本俘虏在长沙城外修路,日本人长得矮胖矮胖,脸又短又宽,那会子一个个都垂头丧气的,不过他们在那里修路也只是做个样子,一听开饭就都兴奋地喊“米西米西”。 我见不用打日本鬼子了,便决定回家。一天,我偷偷走出九峰寺,启程回临武。我一路往南走,饿了就向别人讨口冷饭吃,路边饭店的老板看我又瘦又小,且刚从前线下来,都非常同情我,他们没有向我要过饭钱。就这样,我独自一人风餐露宿徒步回到家乡。 老人现状:身体尚好,双腿变形,背中度驼,独自一人住在南强镇廷上村,生活自理,并能坚持下地干活,种些蔬菜。老伴早年过世,两人共同生育了3儿4女,大儿和大女已去世多年,二儿幼时即夭折,剩下1子3女家庭条件均欠好:三儿因车祸左脚带残疾,现在城里当临时工;三女婿和四女婿死于煤隆事故。老人生活基本靠每月105元的高龄补贴以及自给自足,没有其他收入。
第一次探访时间:2015年8月20日
第二次探访时间:2015年11月6日 探访义工:“涟漪”“武水拖蓝”“午夜慢步”、“苏醒”“冰山美人”“宸宸 ” 记录义工:“涟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