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张家界—杨柳 于 2015-11-16 09:49 编辑
姓名(必填):吴远洪 出生年月(必填):1923年11月17日 民族(必填):土家族 籍贯:湖南省慈利县金坪乡渠溶村2组 身份证号码(必填):43082119231173XXX 联系电话(必填): 150744203XX 135744419XX 联系人(必填):吴阳能(老兵小儿子)、老兵大儿子 现住址(详细住址)(必填):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金坪乡渠溶村2组 身体状况(必填):一般 困难等级:(一般困难/比较困难/非常困难)一般困难 婚姻状况:(未婚/已婚/离异/丧偶) 已婚 子女情况:(有子女/无子女)育2儿、4女(均健在)。 部队番号(必填):青年军205师614团战防炮连 部队职位:士兵 入伍时间:1944年初 入伍地点:湖南省慈利县 长官姓名:师长刘安琪、刘树勋,团长张青安,战炮连长朴凡正、刘官球,班长邱祖元 参加战役:未参战 从军经历(必填):自述整理 我叫吴远洪,我的祖籍是索溪峪吴家台的人(今张家界市武陵源区),算是一个独生子,在我只有一岁大时,父亲就不见了,跑了。听大人说,是我爷爷把他赶跑了,当年,我家里很穷,有一次叫他去卖猪,他却用卖猪的钱去赌赙,结果把钱给输光了,这样就被爷爷赶出去了,从此再也没有回来。后来母亲没有办法,就跟着在当地做裁缝的人走到了一起,他就成了我的继父,姓许。后来我和母亲就搬到了他的老家,就是我后来长大,现在还居住的渠溶村。当兵前在慈利县溪口镇的澧西中学过书,小学也是在溪口镇读的,叫袁同安小学,在溪口读书时,经常有军队经过,扎到学校附近,又高又大的洋马就在学校操场内,有一次日军飞来18架飞机轰炸溪口镇,当时,日本飞机是从剪刀寺(慈利西部一座山名)方向飞过去的。当时,防空警报一响,大家都往外跑,我没来得及跑出去,许多人都往莫家榕跑,躲飞机,结果日军飞机丢炸弹,一共炸死10多个人,学生没有被炸死的,从这以后,我就没读书了,初中只读了一年多。回到家里搞了几年生产。这几年到处躲壮丁,有亲戚提醒我,已经注意到你了,你要小心呢。后来,我们是几个人相约主动去当兵的。是我们这里一个叫于文明的人约我,于文明是渠溶村6组的人,高中文化,我们上小学就在一起,关系非常好,他也在澧西中学读过书,后来又到群植中学读书。本来是我们约在一起在刘家山躲壮丁,当年腊月25日才回到家里,此前都不敢回来。 于文明有一个叔伯弟兄叫于文炎,也是渠溶村6组的人,他在慈利县三都(现慈利县朝阳乡)住,他是大学文化,用脚指都可以写匾当时,当时,他在慈利县城的简师(简单师范学校)教书。我们一回到家里,于文明就收到于文炎从县城写来的信,信中说:你们躲什么啊,现在蒋介石号召十万青年从军,组建青年远征军,你们怎么不去考兵?于文明就约我,我说:那我们就一起考兵去吧,反正躲壮丁,躲过了初一,也躲不过十五。我们就一起上路,第一天走到三都(今朝阳乡)于文炎家里睡的,于文炎的父亲是一个老秀才,地主成份,他的夫人叫冯八姑。第二天走到慈利县城,我们就先到于文炎教书的简单师范学校,当时学校在慈利县城的观音桥旁边。到县城才知道,考青年远征军要高中文化,我初中都还没有毕业,但还是到当时的县政府院内去考了,考身体,身体合格,考文化,文化也合格了。文化考试有口试和笔试,口试就是问你为什么要当兵,别人都怕当兵,你们为什么还要当兵?我的回答主要是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点来回答。结果,我和于文明都被批准入伍了。在简师当教师的于文炎也我们一起参军了。我们从慈利县城出发后先开到沅陵县,是徒步行军到沅陵的,在那里住了几天。各地征召的青年远征军新兵都在沅陵汇合,在那里领了棉背。从沅陵出发,我们就是乘坐汽车,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汽车。我们乘车经过辰溪、芷江,在芷江时还住了一晚,然后到晃县,然后又经过什并、三汇,最后到部队驻地:贵州省贵筑县麦家桥。部队是205师614团战炮连,部队的大门口有很大几个字“贪生怕死莫入此门,升官发财另寻别路”,到部队后,有的新兵发现不合格,还有的新兵看到那几个大字,怕死,吓得不愿意干了,这些人又重新把他们送回家。从此,我们就开始了训练,从单兵训练开始,到班教练、排教练,一直训练到连教练。我们战炮连实际上战防炮并没有配发下来,我们连是直属团部管的,武器是步枪、机枪、迫击炮、掷弹筒等,全连只配备一枝战防枪,打坦克用的。我们一开始训练都是中正式步枪。我们营房内连部门口也写有几个大字:“以身许国,以营做家”。我们训练的内容是:步兵操典、战斗教练、文化学习、体育等。部队实弹射击,打的子弹很多,还有夜间射击,打的是发光弹。在麦家桥训练了几年时间,我们是日军投降后,填写了志愿表后回家的。日军投降后,国家没事了,因为当时去的时候,学生占多半,想读书的,统一安排到四川卢县设立的一个青年中学读书,当时,我母亲就我这一个儿子,就写信要我回家,要不回来,我可能就到台湾去了。 我们慈利这一批一共有一百多人,于文炎一个人文化高一些,分到团部机关,于文明分到三营九连,慈利县龙潭河有一个盘学龙也是在三营九连,我们战炮连有一个徐宗如,好象是慈利县永安渡那里的人,还有一个覃得安,是慈利什么地方我不记得了,在我们团,慈利的还有覃长海,周江波(战炮连,杉木桥人)、唐西六(杉木桥人)、好像还有杜江六、吴远礼、吴香生(杉木桥人,2营4连),还有杜佳杰是慈利江垭那边的人。战炮连连长叫朴凡正(安徽人),刚开始的连长叫陈官球,大约一年后调走了,由朴凡正接任连长,我的老班长叫邱祖元(四川人),排长记不得了,团长叫张青安,皮肤有点黑,大高个子。师部在修文县,与615团在一起。师长有一个叫刘树勋,还有一个叫刘安琪。慈利还有一个满元鑫,我们复员回来时还有同学录,我复员时连长朴凡正还给我签了字:“路之可转休道窄,花但能开莫嫌迟”,意思就是:道路只要能够转弯转得过来,就不要认为它太窄,花儿只要能够开放,就不要嫌它开得太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