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老兵之家-援助抗战老兵的公益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49|回复: 3

郴州发现黄埔女兵朱思莲(请审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5 21:3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审核通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24 17:31:57 | 显示全部楼层
QQ图片20130724131651.jpg QQ图片20130724131815.jpg QQ图片20130724131840.jpg QQ图片20130724131859.jpg
QQ图片2013072413141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24 17:33:12 | 显示全部楼层
QQ图片20130724131919.jpg QQ图片20130724133018.jpg QQ图片20130724132345.jpg QQ图片20130724132023.jpg QQ图片2013072413231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24 17:3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月12日下午,记者在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何孝刚的带领下找到了汝城县卢阳镇云善村的朱思莲老人,老人很精神,也很健谈,不一会儿就和记者聊得很开心了,一点也看不出老人已经90高龄了。当记者问她健康长寿有什么秘诀时,她开朗大度地说:“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戒酒,心态平衡。不管什么事,都让它过去,我不计较。”朱思莲老人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老太婆,可是很多人没想到的是,她曾经是黄埔军校第17期的女学生,也是郴州所知的唯一一位黄埔军校女学生,而且她的丈夫何诗豪以及公公何仇也都是黄埔军校毕业生。
    腹有诗书气自华
    朱思莲1924年2月出生在汝城县卢阳镇津江村,她的父亲是个木材商,挣了不少钱。好在走南闯北的父亲思想比较开明,对女儿也不轻视,同样送到学堂去读书。因此,幸运的朱思莲从6岁开始读书,一直读到14岁中学毕业。在时局动荡的旧社会,一个小县城的女孩能够读这么多书,实属少见。
    上了学堂,朱思莲学到了很多知识,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她渐渐长成了一个知书达理、俊俏动人的大姑娘。旧时流行早婚,15岁那年,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朱思莲嫁给了大自己5岁的何诗豪,两家可谓门当户对。当时何诗豪的父亲何仇从黄埔军校第4期毕业后,已是国民党军的一个团长。
17岁那年,朱思莲生下一个男孩,不幸早夭,心情悲痛。那时何诗豪已去了贵州的黄埔军校第四分校,为了不把妻子独自丢在家中,1942年初,何诗豪带着朱思莲来到贵州,进入黄埔军校就读。那时的女生大多分在内勤科,朱思莲也不例外。1944年,朱思莲再次身怀有孕,无法好好照顾丈夫、照顾自己的她只得回到老家,生下了唯一的儿子何更生。从此,她再没有出过远门,一直在家操持家务教养孩子。
    默默承受不怨命
    世事多变、人道沧桑。上个世纪中叶,我国动乱不安,变革不断。1945年3月,何诗豪和他的父亲都从部队回到了家乡。他们在老家开始经商,还曾经开过一个米店。常年与丈夫分居两地的朱思莲以为从此一家人可以团聚好好过日子了,可令她没想到的是一波又一波的艰难困苦在等待着她,等待着这个家庭……
    “我后来就在家里务农啊,出集体工啊……就这么过来了。”谈到往事时,朱思莲老人轻描淡写。记者能感觉到,那些因为环境、身份所遭遇的磨难都在她的心里一闪而过,但她已经不愿对外人多提了。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我不计较。”老人总是这么说。也许是因为知识带来了强大的内心力量,从一个养尊处优的大户小姐到一个劳心劳力的普通农妇的身份转变,其间她所经历的内心煎熬,如今都烟消云散。朱思莲身上有着真正释怀的云淡风轻的潇洒。倒是老人的儿子何更生还是念念不忘年轻时那段苦难的日子: “我只读了村小就不让我读书了,我小小年纪就开始务农,挖土种田,自己学会了泥瓦工,我家现在住的这栋房子都是我自己设计盖的呢!”
    改革开放以后,老人一家也逐渐过上了安稳小康的日子,这个家庭也慢慢地发展壮大,不断地添丁繁衍,他们家从两代发展到现在已是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了。谈到子孙,朱思莲老人说: “他们对我还可以。他们有时在外面做事辛苦了,回到家发点脾气什么的,没关系嘛,我都不计较。”
    关心时事存感恩
    以前的日子不想谈,但是谈到现在,关于自己如何安度晚年生活,老人倒是来了兴致。 “我每天和小孩子玩玩,看看书、睡睡觉就过去了。我订了 《郴州日报》、 《老年人》和 《文萃报》等报纸杂志,从中了解国家大事,学习养生保健知识。”早年的学生生涯,让她比同龄的老人多了一份知识女性的干练。自从1989年老伴何诗豪去世后,老人还是能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很充实。除了这些日常活动外,老人担任了黄埔军校汝城县同学会会长。近10多年来,她每年都要组织汝城县的黄埔军校同学召开座谈会,有时还去长沙参加一些相关的纪念活动,这些活动的照片老人都小心收藏着。
    在老人的几本相册里,记者看到一张孙中山先生和夫人宋庆龄的合影,上题: “1922年,陈炯明炸总统府之后,国父国母夫妻重聚留影。”这是老人最珍贵的一张照片,她说她想复印几张捐给汝城县文化馆。
“现在党的政策好啊,我每个月都能领到几百元生活费 (包括老龄补贴和城镇低保金)呢!”朱思莲老人高兴而感激地说。说着说着她不由得唱起歌来。她说她会唱很多歌: 《苏武牧羊》、岳飞的 《满江红》、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老人一首接一首连续唱了四五首,还一口气背诵了很长的一段 《朱子家训》,记者不由得佩服老人的超强记忆力。
    采访结束时,记者一行跟老人告别,老人慢慢走出家门,一边挥手一边送出记者好远好远……
                                                                                                                                                          郴州日报的记者白梅
QQ图片2013072413132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湖南老兵之家

GMT+8, 2024-11-22 14:37 , Processed in 0.04364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